保研相关:以电信通信为例
NEUQ电子信息类保研-最全面的规则解读与攻略
一、前言
相信很多新同学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关于升学,保研。接下来的部分将为大家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我们学校的保研政策,并且清晰地给出最明确的指导和规划。在此之前先叠个甲:大学里每个人有不同的路,考公、就业、考研、继承家产等等,走保研这条赛道的毕竟是少数人,此篇仅面向有意向卷保研的同学。文中有任何表述不妥可联系本人修正。(虽然标题是电子信息类保研,实际上其中的内容所有计工同学都可以拿来参考)
二、学长学姐的保研去向
这里给出19级、20级计工学长学姐的保研去向,你也许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但基本上不会相差太多,可以作为参考,保研毕竟是一个保底,上限肯定不如考研高,如果对这些去向觉得不够满意的话,可以早早地开始规划考研哦。
19级保研去向:
序号 | 专业 | 院校 | 专业 | 类型 |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武汉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东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武汉大学 | 人工智能 | 学术型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华中科技大学 | 人工智能 | 学术型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浙江大学 | 电子信息 | 专业型 |
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西安交通大学 | 计算机技术 | 专业型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华中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 |
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武汉大学 | 人工智能 | 学术型 |
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西安交通大学 | 人工智能 | 学术型 |
1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西安交通大学 | 软件工程 | 专业型 |
1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防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 | 专业性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学术型 |
1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北京大学 |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 | 专业型 |
1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东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 |
1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东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专业型 |
1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东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武汉大学 | 网络空间安全 | 学术型 |
1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北京交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 |
19 | 物联网工程 | 天津大学 | 电子信息 | 专业型 |
20 | 物联网工程 | 武汉大学 | 网络空间安全 | 学术型 |
21 | 电子信息工程 | 东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 |
22 | 电子信息工程 | 西北工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 |
23 | 电子信息工程 | 武汉大学 | 电子信息 | 专业型 |
24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科技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 |
25 | 电子信息工程 | 浙江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 |
26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科技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 |
27 | 电子信息工程 | 西安交通大学 | 电子信息 | 专业型 |
28 | 电子信息工程 | 东南大学 | 电子信息 | 专业型 |
29 | 电子信息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学 | 光电信息工程 | 专业型 |
30 | 电子信息工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 | 专业型 |
31 | 电子信息工程 | 北京邮电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 |
32 | 电子信息工程 | 清华大学 | 电子信息(大数据工程) | 专业型 |
33 | 电子信息工程 | 武汉大学 | 电子信息 | 专业型 |
34 | 通信工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 |
35 | 通信工程 | 国防科技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 |
36 | 通信工程 | 上海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 |
37 | 通信工程 | 四川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 |
38 | 通信工程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专业型 |
39 | 通信工程 | 西安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 |
40 | 通信工程 | 西北工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 |
41 | 通信工程 | 国防科技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 |
42 | 通信工程 | 电子科技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 |
20级保研去向:
序号 | 专业 | 类型 | 推免学校 | 最终推免专业(全称) | 专硕/学硕 |
---|---|---|---|---|---|
1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南京大学 | 人工电磁材料设计与应用 | 直博 |
2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山东大学 | 软件工程 | 专硕 |
3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北京理工大学 | 智能电子信息系统 | 直博 |
4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硕 |
5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西北工业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学硕 |
6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西安交通大学 | 通信工程 | 专硕 |
7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西安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学硕 |
8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西安交通大学 | 软件工程 | 专硕 |
9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西安交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硕 |
10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东南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学硕 |
11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天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学硕 |
12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武汉大学 | 电子信息 | 专硕 |
13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东南大学 | 集成电路工程 | 专硕 |
14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西安交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硕 |
15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天津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硕 |
16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术推免 | 西安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学硕 |
17 | 通信工程 | 学术推免 | 南京大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学硕 |
18 | 通信工程 | 学术推免 | 南京大学 | 集成电路工程 | 专硕 |
19 | 通信工程 | 学术推免 | 浙江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直博 |
20 | 通信工程 | 学术推免 | 电子科技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硕 |
21 | 通信工程 | 学术推免 | 天津大学 | 电子信息 | 专硕 |
22 | 通信工程 | 学术推免 | 中山大学 | 集成电路工程 | 专硕 |
23 | 通信工程 | 学术推免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硕 |
24 | 通信工程 | 学术推免 | 西安交通大学 | 通信工程 | 专硕 |
25 | 通信工程 | 学术推免 | 东南大学 | 集成电路工程 | 专硕 |
26 | 通信工程 | 学术推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电子信息 | 专硕 |
27 | 通信工程 | 学术推免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学硕 |
28 | 通信工程 | 科创推免 | 北京理工大学 | 智能感知与运动控制 | 直博 |
29 | 通信工程 | 科创推免 | 北京理工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硕 |
30 | 电子信息工程 | 科创推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电子信息 | 专硕 |
31 | 电子信息工程 | 科创推免 | 西北工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硕 |
3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浙江大学 |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 专硕 |
3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浙江大学 |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 专硕 |
3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电子信息 | 专硕 |
3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东南大学 | 计算机技术 | 专硕 |
3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硕 |
3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西安交通大学 | 软件工程 | 专硕 |
3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西安交通大学 | 软件工程 | 专硕 |
3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硕 |
4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浙江大学 | 大数据科学与工程 | 专硕 |
4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华南理工大学 | 计算机技术 | 专硕 |
4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中国科学院大学自动化研究所 | 社会计算 | 学硕 |
4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华中科技大学 | 计算机技术 | 专硕 |
4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清华大学 | 软件工程 | 专硕 |
4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东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硕 |
4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南京大学 | 软件工程 | 直博 |
4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北京师范大学 | 计算机技术 | 专硕 |
4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软件工程 | 专硕 |
4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推免 | 南方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 | 直博 |
50 | 物联网工程 | 学术推免 | 复旦大学 | 人工智能 | 专硕 |
51 | 物联网工程 | 学术推免 | 东北大学 | 计算机技术 | 专硕 |
52 | 物联网工程 | 学术推免 | 东北大学 | [秦皇岛]计算机技术 | 专硕 |
5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科创推免 | 西安交通大学 | 软件工程 | 专硕 |
5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科创推免 | 华中科技大学 | 软件工程 | 专硕 |
5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科创推免 | 华中科技大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学硕 |
5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科创推免 | 西安交通大学 | 软件工程 | 专硕 |
5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辅导员推免 | 东北大学 | 计算机技术【秦皇岛】 | 专硕 |
三、保研政策-胎教级分析(保研er必读)
学校最新文件(2024)的保研资格认定方法
五、推免申请
满足推荐基本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推荐遴选:
1、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习成绩GPA(总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专业前30%。
2、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五星级及以上竞赛中获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竞赛团队主力队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项目的核心成员,且学习成绩 GPA(总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专业前50%。
是不是看起来还挺容易的,这个是最最基本的要求,满足这个,只是拥有了申请保研的机会,你符合条件之后,提交了申请,接下来会给所有申请者进行排名。上面第一种称为学术推免,是学院给定每个专业多少个保研名额,按照专业排名分配。 第二种称为科创推免,由大创中心给名额,全校所有申请科创推免的同学统一进行排名。
六、专业综合排名办法
专业综合排名成绩=加权平均学分绩×W1+综合考核成绩×W2,加权平均学分绩和综合考核成绩满分均为100分。 其中W1=80%,W2=20%。
(一)加权平均学分绩计算办法 (占80%)
加权平均学分绩由学生GPA(总平均学分绩点)按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加权平均学分绩=(GPA+5)×10。
一门课,如果你拿到95分,那么你这门课的绩点就是(95-50)/10=4.5
如果你拿到83分,这门课的绩点就是(83-50)/10=3.3
总平均学分绩点(GPA)就是每门课程的绩点,用该课程的学分作为权重,得到的平均值
比如5学分的高数考了95, 2学分的英语考了83,你的GPA就是(4.5 * 5 + 3.3 * 2)/ (5 + 2) = 4.16
实际上,最终保研的同学基本都是靠绩点排名靠前而获得保研资格的,因为GPA占了八成,所以想要保研绩点一定是最重要的。
(二)综合考核成绩计算办法 (占20%)
综合考核内容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术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科竞赛)、综合素质测评等方面的评价。综合考核成绩=知识掌握和学术研究能力×M1+创新能力×M2+综合素质测评×M3 ,其中M1=0.4,M2=0.3,M3=0.3。
这个综合考核成绩分为三部分,他们分别代表大学中的什么东西呢
1.知识掌握和学术研究能力
通俗的说,指的是你发表的论文或者专利。计算这项的分数时,采取代表作制,只取最高的一项,也就是说如果你发表了很多篇论文,有好几项专利,最终算保研加分时只会取其中分数最高的一项。所以与其追求数量,制造一些学术垃圾,不如追求质量,争取产出一篇高水平论文。
正常来说,产出一篇EI会议论文是不难的,EI会议论文分值是18分,18 * M1 * W2=1.44
把EI会议论文的加分换算成绩点呢,(1.44 / W1) / 10 = 0.18,相当于你的绩点提升了0.18,可以说非常多了,在最后保研资格的竞争中,每位同学之间的绩点差距甚至不到0.1,而发表一篇普通的EI会议,直接加了0.18的绩点。
所以怎么拿到这部分的加分呢,之后的章节统一讲。
2.创新能力
指的是学科竞赛,同样采取代表作制,只取分数最高的其中一项,所以还是那句话,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已经足够了。
一般来说,拿到加分的基本上是这几个比赛:
六星级比赛的话,ACM俱乐部的icpc,ccpc,不过这个难度很大,如果高中没有接触过信息学竞赛,想要拿牌子需要付出非常非常多的精力,只适合OI选手或者对算法竞赛热爱到魔怔的同学。适合普通人的呢,比如智能车竞赛,因为基本上所有人都是零基础,努力是会有回报的,每年靠智能车得奖从而保研的人也很多,不过毕竟是六星级比赛,没有到说拿奖就拿奖的程度,此外还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数学建模是公认的“水”,虽然拿国奖还是难,但是和xcpc,智能车这些比起来,真的可以说容易很多了。
五星级比赛就很多了,比较大众一点的比如蓝桥杯,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这些基本上是好好准备就能国奖的,之后会讲一下怎么大一零基础拿蓝桥杯单片机国奖。
六星国一40分,国二15分,国三8分
五星国一15分,国二8分,国三4分
六星的难度太高,我们比如说冲个五星国一吧,那换算成绩点就相当于绩点+0.11,性价比也是非常高的。
3.综合素质测评
这个包括非常多东西,比如每个学期班级同学互相打分的思评成绩,当班委的社会工作加分,参加各种活动拿到的社会实践加分等等,细分出来每一项都太小了,其实这个部分,只要你平时不要什么活动都不参加,然后和班里同学友好相处,大家的综合素质测评不会相差太多,更何况就算你年年思评垫底,然后社会工作经验为0,最后折合到保研的综合考核成绩中也只是非常非常小的差距,所以不要在这个方面上过于焦虑,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了。
四、怎么拥有高绩点
对于需要期末考试的课,期末考试的内容一定都是上课的内容,所以,请一定好好听课,把老师布置的习题搞懂,如果有什么往年考题,一定要当宝贝一样多做几遍把题型熟悉起来。什么辅导书、考研题,应对期末考试的话是完全不需要的。如果觉得老师讲的慢或者讲的不好,可以选择网上一些老师的课程,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光看不写,做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老师布置的作业题,很有可能会出现在期末试卷上。
对于马原、毛概这样的政治课,大部分是以小组任务的形式结课,想要得到好成绩的同学尽可能争取当小组的组长,主动地去承担更多的任务,有些老师的课上积极发言也会有加分。
因为我本人是网课党,我在这里给大家可能会头疼的几门课推荐一些我当时看的网课。另外插一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以下仅供参考,还有,千万不要光看网课,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题一点不写,不会做题考试还是考不出来的。
虽然看网课,但是上课还是要去的,不可以缺勤哦。
【《高等数学》同济版 2024年更新|宋浩老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b411u7Fw?vd_source=385c20ba07149edb29e901a7e63a6ecd
很多人推荐宋浩老师,个人感觉宋浩老师适合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讲课进度偏慢,我当时看的是张宇老师的考研基础课,不只是高数,概率论也可以看张宇的考研基础课,简短很多也精炼很多,不过这个就需要大家自己找资源了,我是网盘看的盗版。。。
【电路 石群老师主讲【80集全 带目录】 通俗易懂,讲得十分仔细,【适用于大学学习 考研备考】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 电路考研】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7411a7iV?vd_source=385c20ba07149edb29e901a7e63a6ecd
非常长的视频,但是非常仔细,不仅教你原理,也教你怎么做题,我当时学电路原理全看的石群老师,当然,自己老师上的复习课一定要去听啊,会画重点的。
【《复变函数》基础知识全解析,适合0基础的同学快速学习】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54y1m7Wb?vd_source=385c20ba07149edb29e901a7e63a6ecd
短小精悍,适合速成,刷完之后做做往年题可以冲击满分。
【【4K精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上交大 郑益慧主讲(模拟电路/模电 讲课水平略胜华成英,视频质量完爆清华版 4K超清重制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t411b7Zq?vd_source=385c20ba07149edb29e901a7e63a6ecd
神中之神,学模电的同学必看。其中的深度和智慧是任何其他老师都给不了的,郑老师的课会让你对模电的理解比其他同学更深,更透彻。另加一句,这套课不会教你做题,自己要把握好。
其他没有出现在这里的课程,要么是比较简单网上很多老师讲的都很好的,要么是网上很难找到资源需要你自己老老实实听课的,又或者是后期的一些课程你自己已经有评判一个课好不好的能力了,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五、关于科研和论文
”大一小白不是什么都不会吗,也可以开始搞科研了吗?“其实只要懂高数、线代的一些概念,就完全够格了,因为是一个新的领域,换成大二、大三的来也得从头学起,况且成果的产出是需要时间的,个人觉得越早开始了解越好。
正常来说大一下可以联系老师了。具体怎么做呢,一般来说做科研之前,至少有编程能力,有数学能力,然后在学院的官网上看各个老师的介绍,大部分都是选择本专业的老师,老师简介中会写TA正在做的科研方向,可以去知乎啊这些平台了解一下这些方向大概是做什么的,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老师去联系,直白一点把你的诉求告诉老师,想发论文,想做科研。老师会给你一些建议或者指导的。
另外,联系哪个老师也是挺关键的,因为很多行政职务高的老师,虽然成果多,实力强,但是平时非常忙,几乎不会理你,能给你的指导也就非常非常少,反而是其他专注学术的相对年轻的老师,能够给你更多更精确的指导。具体哪个老师好,哪个老师不好,这是不能碰的话题。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要选择科研就要做好自己摸索的准备。
六、关于竞赛
xcpc太难没希望,数模太玄没把握,大一新生打什么比赛性价比最高?
蓝桥杯单片机组
这个赛道我一直都觉得是价值洼地,因为计工打这个比赛的真的很少,大家都报软件赛,去接受OIer的支配,反而是控院的同学在这个赛道捞奖。今年单片机组是计工第一次学院统一组织参赛,成绩直接超过了控院,实际上写代码本来就是计工的强项啊,特别是ACM的同学,打单片机组绝对是降维打击。
大一轻取蓝桥杯国奖路线规划
蓝桥杯省赛在每年4月,拿到省一可以进国赛,只要是把这条线走完的同学,拿国奖不会有任何压力。
注意这里讨论的是单片机组,软件赛还是很难的,可是两者的加分是一样的啊
大家可以在网上了解蓝桥杯单片机组的考核形式,大概就是30分客观题(选择填空),和70分程序题(用keil软件,使用C语言代码编写一个完整程序,让51单片机实现题目要求的功能)
需要的前置知识
C语言
别让你写代码就害怕,这个比赛甚至连结构体都用不到,找个靠谱的C语言教程,把最简单的语法熟悉起来,数组、变量、函数会定义会调用,会写循环、分支、判断语句,就足够了,需要的C语言基础就这些。大一上会学C++,学了C++你甚至都不用花时间学C了。。。不过等学校老师来教你那就太慢了,任何一个同学入学一周就能把这些东西搞懂了。
没有了
虽然说单片机的基础是数电模电,但是说实话,对于这个比赛来说,就是写写程序操作单片机而已,考验的是你的逻辑和代码能力,完全不需要那些底层的实现原理,至少可以保证,不懂数模电对于拿国奖没有任何阻碍。
如何准备
当你能够比较轻松地用C语言写代码解决一些简单逻辑问题之后,就可以开始正式备赛了。为什么不先学一下51单片机呢?我当时在准备蓝桥杯之前确实是先看的51单片机的教程,但是我觉得对于比赛来说,帮助真的不大,不如直接针对蓝桥杯来准备。实在是时间充裕,或者是实在对底层原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这个教程:
【51单片机入门教程-2020版 程序全程纯手打 从零开始入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b411e7re?vd_source=385c20ba07149edb29e901a7e63a6ecd
再次强调,不了解单片机的底层原理并不影响拿国奖,而且底层原理需要数模电基础,大一同学深究这个的话很容易劝退。
跳过底层原理,你要做的是一集一集的学完下面这个针对蓝桥杯的单片机入门视频:
【【蓝桥杯-单片机】零基础入门省国赛冲刺培训】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R4y1k7iz?vd_source=385c20ba07149edb29e901a7e63a6ecd
在备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习up主西风给出的模板,程序题怎么写是有一套标准的模板的,在课后任务中一次次练习,把整个框架熟悉起来。学习开发板上每一个外设怎么使用、怎么用代码来操作单片机的寄存器。很多人可能会用其他老师的模板,小蜜蜂老师、蚂蚁工厂等等,他们的模板我都看过,我相信懂的人都会觉得西风的模板更完整一些,因为正式比赛是会对单片机上每个现象的延时、数码管的刷新频率都会有要求,西风的模板是讲这些都考虑进去的,并且将这些参数全部变成程序可控的,基本上你在考场上写完代码,确认好单片机的现象没出问题就能够确定自己稳了。
视频学完之后,找近几年的省赛国赛程序题,自己练几遍,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每年的题目变化不是特别大,考来考去就考那几个点,自己练习时候踩过的坑保证比赛时不要再踩就可以了。
这一套流程下来,大一上结束之前肯定能搞定了,考前几个星期开始复习一下,做几套真题熟悉一下模板,基本稳稳拿下。